运行下面简单的程序,二分法求方程的根,调试的时候在循环处设断点,继续系统就退出了,直接运行没有问题clc;clear allf=@(x)sin(x);a=-1;b=pi/2;e=1e-8;k=100;a0=a;b0=b;x=(a0+b0)/2.0;fa = f(a);fb = f(b);fx=f(x);while(abs(fx) > eps)if (sign(fx)*sign(fa) < 0)b0 = x;fb = fx;elsea0 = x;fa = fx;endx = (a0+b0)/2.0;fx=f(x);end
示例代码中这一段
% p(x) = a0+a1*x + ... +a7 *x a=0:n-1; ...... disp(f(1) - s )包括代码和注释似乎都有问题,估计是从多项式拟合的示例中复制过来忘记更改了,请更正。Version:3.01
在使用betapdf -- beta 概率密度函数.时提示出错。y=betapdf(x,2,3)
受到aistudio百度飞桨的启发,可以将平台改造成一个可以在线运行代码的平台,其实可以学习anaconda的这样的一种运行模式。按照数学建模国赛,美赛,研赛以及华中杯这样的比赛分赛题进行开源。不过,一般编程这块个人还是喜欢两个都用,我指北太和python。北太不是可以在线运行代码吗?因为人工智能比赛和数学建模竞赛有一个区别就是,有的时候需要手动处理数据,也就是说baseline的数据是企业写好的,但是数模竞赛的数据是没有处理好的,需要我们动手划分数据集。这个对于新入门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坎。数学建模竞赛思路五花八门,可以开辟竞赛讨论,晒自己的代码和思路实现思路,挂载数据集,然后搞一个类似markdown的东西出来,这样就可以做成北太的开源社区了。看看国产求解器,比如杉数求解器,给优化领域的学者开辟专场。联系课本,我觉得这块可以看看类似高等代数,统计学这样的,看看北太在实现统计学方法的时候,是python好用还是北太好用。还是要联合学生一起去研究这块,就是提升工科生的数学建模思维,现在几乎是ai+运筹,目前使用matlab学者居多,看看北太有没有更好的功能。不知道啥时仿真实力可以上线。
报告一个bug:比如在输入help plot以后再输入clc再输入help plot,前者的help中文正常输出,后者中文输出乱码,使用的是windows新版本的baltamaticaC.bat。发这个帖子的时候,我发现帖子标题的字数是有限制的, 而且提示不友好。 这是我转的北大一名同学的报告的bug。
欢迎各位朋友在此贴下回复反馈问题,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在为国产基础软件添砖加瓦。若问题较为复杂,涉及到相关代码,建议直接在“问题答疑”板块发帖反馈。若通过在该贴下回复来反馈问题,请参考下方问题反馈模版:问题类型:计算问题/功能问题/ 使用问题/未支持的函数/未实现的功能/其他使用的操作系统:Windows/Ubuntu/Deepin/统信UOS问题描述:问题截图:小tips:提问前可以先看看是否已有类似问题并已得到解答,避免重复提问哦~再次感谢您为国产基础软件做出的贡献!